当前位置:
美国作为最大的医疗设备市场,世界领先的医药科研投入以及拥有一半世界排名前十的综合医院。但是这次美国政府对疫情的表现,不禁让外界认为美国是否有足够的医生或者床位来应对当前的疫情状况,甚至是否还有能力面对日常的医疗任务?
相较于中国大型医院所面对每日大量涌入的患者,轻重症患者混合诊断治疗的医院体系。美国采取家庭医生分诊方式对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处理轻度症状并把病情复杂的患者转入专科医院或诊所,这样的体制下家庭医生将分担部分的治疗压力,把宝贵的专科医生留给真正需要帮助的重症病人。(简单的说就是,病情不严重的找家庭医生治,严重的才会由专科医生治疗。)
正因为家庭医生体系以及私立医疗保险制度,美国每年花费GDP的18%(9500美金每人)在医疗费用上(相比于中国GDP的6.2%,人均卫生支出560美金),所以家庭医生是美国医疗战线上的第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美国移民)
新冠状病毒的流行增加了对卫生保健第一线、家庭医生的需求。甚至在疫情爆发之前,传统观点认为美国正面临家庭医生短缺。去年7月,Quartz网站警告说,美国将出现“毁灭性的”医生短缺。当月晚些时候,《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插话称,“美国将在大约10年内面临初级保健医生短缺的问题。”事实上,据美国医学学院协会(AAMC)估计,到2023年,美国将面临21000到55000名家庭医生的缺口。再加上COVID-19和未来任何流行病带来的需求激增,这一挑战似乎难以克服。
你看看美国各界发声来警示美国政府:美国要缺家庭医生啦!快点想想办法!
与此同时,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跳出来说,经过一些简单的数学计算呢,别担心哦,是有足够的家庭医生的,据他们预计,到2025年,美国将有19万个非儿科家庭医生。假设一个家庭医生的每年接诊病人人数为1800-2000人/年,这意味着有能力照顾最多3.8亿人(而美国人口估计为2.72亿)。所以说,你们在担心个啥?
两方各执一词,现在大家有个疑问:老美到底缺不缺家庭医生啊?
来来来,咱们来分析分析一下:为什么理论性数据的统计和现实中家庭医生需求的快速增长趋势脱节了呢?
有很多促成因素:
1. 家庭医生分布不平均,城市内的医患比例远高于偏远乡村地区。
2. 未参加医疗保险人数。随着未参保率上升到总人口的13%到14%,很多人根本负担不起基本医疗。
3. 不灵活的就诊时间。很多家庭医生诊所的开放时间仅限于白天。
4. 僵化的护理模式。尽管医生助理和护士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薪水)和同样高的质量提供初级护理,但大多数地区仍然依赖由医生提供完整的初级护理。
5. 付款方式受限制。一些诊所可能会限制从医疗保险、医疗补助和其他公共项目接收的新病人的数量,因为这些病人被认为是“无利可图的”。
6. 医生工作效率低下。对医生工作效率的统计表明,医生花费20%至30%的工作时间在临床文档、电子病历(EMR)输入和其他行政性工作。
如果你仔细观察,这些因素都不意味着美国面临医师短缺——它们只是表明美国在有效利用现有医师方面做得不好。家庭生短缺的统计结果是基于一个低效的系统:基于今天存在的低效的护理模式、劳动实践和流程。
出现这样的状况,该怎么解决呢?
美国国会咨询委员会认为放弃目前这种一刀切的家庭医生分诊治疗的方法,并有针对性地为不同需求的病人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还给出了三点解决方案:
1. 采用新的诊疗制度更好地针对特定人群进行治疗;
2. 在适当情况下更多地使用非医师劳动力;
3. 以及更广泛地部署医疗设备和技术以加速家庭医生的治疗与分诊效率。
翻译过来就是:病患进行分类治疗护理,增加一些非医师劳动力(例如护士、医师助理等)再给家庭医生配些先进的医疗设备用来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这个提案呢,由医师、护士、医师助理和其他临床医师组成的新系统模式,已经成功地将家庭医生可关照人数提高到每位医师5300人。预计到2025年将有19万个家庭医生工作,应该足以满足美国的基本医疗需求。
最重要的是,已经采用了部分或全部这些解决方案的医疗团体,是在地理位置和患者群体差异极大的情况下得到的结论并证明了解决方案的可行性,这表明它们的结果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复制。它们的成功体现了患者参与、护理协调、精简的沟通、技术和针对每个患者量身定制的顶级护理模式的力量。(一句话,解决方案可行。)
是时候该停止对即将到来的“医生短缺”的恐慌了。不要把今天低效的、大杂烩式的医疗体系作为未来初级分诊治疗的基准。
而特朗普应该思考两个问题:
1. 如果最好的、被验证的做法被广泛采用,美国在这次疫情中,需要多少医生?
2. 美国各级政府应如何鼓励采用这些做法呢?
如果美国认真地考虑这些问题,那可能会发现,美国不存在医生短缺的问题。更确切地说,真正缺乏的是一种打破数十年来的做事方式的勇气。